【学党史 谱新篇】(第15期)中共十六大:世纪盛会满目春

来源:四川能投物产集团 发布日期:2021-06-09 0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通过无线电波、电视荧屏、互联网络,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传向全国、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代会 

2002年11月7日下午,党的十六大预备会议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由236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胡锦涛为大会秘书长、大会秘书处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以及十六大的议程。

上午9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李鹏主持,代表们首先为毛泽东、邓小平等已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默哀。

现场发放的江泽民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共有59页。他的报告不时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万人大礼堂的璀璨灯火和主席台上的芬芳鲜花见证着新世纪党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宏伟的人民大会堂。

16次热烈掌声的背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十六大的主题词。从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快富起来,放心地富起来,大胆地富起来,这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心愿,这是十六大报告传递出的响亮声音。

江泽民作十六大报告期间先后响起16次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寄托了代表们对十六大召开的拥护和支持之情。代表们听完报告,走出会场,依然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之中。“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听了以后心情如何?”记者向代表们发问,得到的回答都是“振奋”“很振奋”。新闻记者采访中,代表们谈得最多的是发展,感慨最深的是变化,记者时时被会场内外涌动着的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气氛所感染。

新阵容新力量肩负新使命

2002年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根据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从遴选对象中提出了十六大“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11月1日,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建议名单,并决定提交十六大审议。

出席大会的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掌声热烈,经久不息,掌声表达着赞许、信任与厚望。

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举行。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除胡锦涛之外,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全部退出了中央委员会,实现了党中央领导层整体性新老交替。

党章在指导思想上的再一次立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章对全党起着指导作用。一般来说,党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其作必要的修改调整也是必然的。除了中共一大党纲兼具党章性质外,自从中共二大诞生了第一个党章,此后每一次党代会都要修订或修改党章。

十六大党章充分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是新世纪之初指导党和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纲领。十六大因为坚持邓小平理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上党的旗帜而在党的历史上铸写下辉煌的篇章。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引。十六大在总结过去5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经验的基础上,规划和制定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并与时俱进,为党的指导思想增添了新的理论成果,同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顺利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